请问马晓霖先生,您是在骗人还是被骗?

 

请@博联社马晓霖 先生公示其信息源的照片证据。

㈠ 事实

今天是2018年8月2日。这是马晓霖先生在早晨9:09发布的微博,主题是「民族摘帽问题」,全文如下:

「【民族摘帽】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的回族服饰,有人让我猜,我以为这是藏族。女性摘掉头巾,男性不戴白帽,这些典型和传统的民族服饰被去掉,读写汉语的回族已从外观上难以辨识,这民族同化工作搞得真好!下一步也剥离其他54个少数民族的花帽花衣,全国人民都都统一服装服饰吧?五十六个民族一瓣花。 宁波·邱隘镇」

20180921_151836_079

微博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记述「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的回族服饰,有人让我猜,我以为这是藏族。」。第二部分是博主对这个事件的评论。

在微博里,马晓霖先生批评「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有以下的问题:

①「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内的「回族服饰」让他以为是藏族服饰。

②「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内的「回族服饰」有「女性摘掉头巾,男性不戴白帽」的现象。

③「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内的「典型和传统的民族服饰被去掉」现象是在搞「民族同化工作」

㈡疑问

马晓霖先生的民族感情十分充沛,对伤害他「民族感情」的事情十分愤慨。但是我对马先生提供的事实有所怀疑,因为「宁夏移民博物馆」位于宁夏囬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其「囬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以上」。

很难相信,一个囬族人口超过62%的宁夏囬族自治区的博物馆会搞错「囬族服饰」,或者公然「抹去传统民族服饰」,这未免太骇人听闻。

更别说在吴忠市红寺堡区这么个特殊的地方,这是我抄录的红寺堡区政府网站上的介绍。

「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

1999年开发建设,2009年设立吴忠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2镇3乡(红寺堡镇、太阳山镇、新庄集乡、大河乡、柳泉乡)、1个街道办事处(新民街道办事处)、5个城镇社区(罗山、鹏胜、创业、振兴、东方社区)、63个行政村,

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扶贫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历经15年开发建设,累计开发整理水浇地60万亩,异地搬迁安置宁南山区8县移民23万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以上,

谱写了“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建设壮歌,从根本上解决了宁南山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全区上下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移民安居的良好局面。」

其实很简单,红寺堡区本身就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区内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是为迁移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群众而建立,这个「移民博物馆」正是为了纪念这个政府对囬族群众的德政而建立的。

20180921_152255_080

要是说在这里、这个地点会在「去掉民族服饰」、「搞民族同化工作」,那岂不是说这个「生态扶贫移民工程」本身就是个「民族同化工程」?

看资料,马晓霖先生也是宁夏吴忠人。我很好奇,他这个微博是在为当地的囬族同胞维权吗?这种调调在很多地方听见过,比如说什么喇嘛、比如说什么热什么亚。

20180921_152610_081

㈢ 检索

马晓霖先生的原文是这样:

「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的回族服饰,………以为这是藏族。女性摘掉头巾,男性不戴白帽,这些典型和传统的民族服饰被去掉,…………这民族同化工作搞得真好!」

很奇怪的是,资深媒体人马先生居然没有为这么严重的指控配图,不论是信息源的投稿也好、还是其他的什么图片。而且这条微博是发布地是「宁波·邱隘镇」,这就很让人疑惑了,马先生究竟是在说当年他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的这个问题还是有人跟他玩了个「看图猜谜」的游戏?

20180921_152833_082

既然没有马先生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我就去检索了一下网上关于这个博物馆的图片视频,很可惜我只找到了2017年和2014年的两篇资料。先就把这几份资料里的信息跟马先生分享一下,还请马先生回答一下这些现场照片里为何跟您所说的情况完全不相符?

㈣ 囬族服饰

请问马先生,你的原文里的「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的回族服饰」是指的博物馆里的专门的「囬族服饰展区展位」还是「各展位展板里囬族群众的服饰」?

如果是后者,我检索到大量展位里囬族群众的画像雕塑都是穿着明显的「囬族传统服饰」,如果您的微博是说「各展位展板里囬族群众的服饰」被去掉了头巾白帽,那显然是在撒谎。因为头巾也有白帽也在,而且不少。

20180921_152943_083 20180921_152948_084 20180921_152953_085 20180921_152957_086 20180921_153001_087 20180921_153006_088 20180921_153015_089

如果是前者,我想请问一下,您有照片视频证明「宁夏移民博物馆」里有专门的「囬族服饰展区展位」吗?

据我所知,宁夏移民博物馆并不是「宁夏囬族民俗博物馆」,宁夏移民博物馆的主题是宁夏移民史,从汉唐元明清到共和国有「囬族移民」只是清朝之后的历史,而且就这一部分和可能根本就没有专门的展位来介绍「囬族服饰」。

20180921_153223_090 20180921_153227_091 20180921_153232_092 20180921_153236_093 20180921_153239_094 20180921_153243_095 20180921_153248_096 20180921_153252_097 20180921_153257_098 20180921_153301_099 20180921_153306_100 20180921_153310_101 20180921_153315_102

㈤ 非遗刺绣

请问马先生,您看到的「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的回族服饰」究竟是什么?

据我所知,宁夏移民博物馆还有「移民文化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非遗传承人赵秀兰的工作室和刺绣公司就在那里。而且展区有专门的展位展出赵秀兰作品。赵秀兰原是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人,2005年,赵秀兰移民到红寺堡,2012年,赵秀兰被吴忠市评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现场照片上看,赵秀兰的作品有很多民俗特色。

20180921_153702_103

特别是下面这个,这是不是就是您误认为「是藏族」的那个「囬族服饰」?

20180921_153751_104

赵秀兰的民族我没有查到,但是我知道宁夏同心的囬族刺绣本身就很有名气,有不少题材跟以下的也差不很多。作为一个宁夏本地人,您肯定不会搞错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吧?

20180921_153826_105 20180921_153831_106 20180921_153836_107

㈥ 可能

当然,我检索的资料时效性不强。可能马先生看到的是博物馆最新情况,那是不是应该把您看到的照片贴出来呢?就算是当时看的时候没有照片,博物馆又跑不了现在补照一张又不是什么困难。

您的微博是很严重的指控了,恐怕算是宁夏当地的重大宣传事故了。以我对宁夏政府官方的了解,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是一定会有回复的。

还是您看到的是一个临时活动而不是常备展区?

那您是不是应该提供活动的名称跟时间?

或者提供一下展区的名称和具体位置供大家求证?

㈦ 指控

马晓霖先生,您的微博发出的指控是这样的:

「宁夏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的回族服饰,………以为这是藏族。女性摘掉头巾,男性不戴白帽,这些典型和传统的民族服饰被去掉,…………这民族同化工作搞得真好!」

那基于以上检索到的信息,我也对您做出以下指控:

您在撒谎。宁夏移民博物馆根本就没有如您所说的「摘掉囬族女性的头巾、不让囬族男性戴白帽」、「去掉囬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在搞民族同化」。​

您在污蔑宁夏政府的​「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帮扶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群众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是「民族同化工程」。

​希望您本着资深记者的良心,公布一下您的信息源图片和其时间位置,还宁夏移民博物馆一个清白,也还您自己一个清白。

谢谢!​

另外贴几张张您的照片,歌颂一下「民族同化工作」的优秀成绩。​

20180921_154123_108

​哦,这个戴白帽了,不算。

20180921_154244_109

您的白帽呢?​

20180921_154324_110

​您的白帽呢?

20180921_154423_111

​您的号衣呢?

20180921_154428_112

您是被「同化」了吗?

20180921_154432_113

您为什么要摘帽?

20180921_154437_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