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把猪肉称为大肉?

 

这个,这个,“犯圣讳”这个理由行不行?

好吧,这是个恶毒的笑话,下面说点正经的。

“大肉”这个词,据说是满族称呼杀年猪之后取的祭肉,在入关之后流变普及的方言。 这是回族学者马坚先生的说法: 反动统治时代,是大汉族主义的时代,汉人自称大教,称回民为小教,这显然是轻视回民的意思,一般回民却承认了这个称呼。凡是与汉人有关的东西,他们都加一个大字,例如把猪肉叫做大肉(云南回民把猪肉叫做大菜),把猪油叫做大油。因此,有些回民不愿别人称他的比较大一点的油瓶为大油瓶,这是很无谓的。

20190111_103726_045 且不论这种“大教”“小教”的说法有没有道理,最起码这也算有此一说。

大家讨论这些问题,什么“炖大肉”啊、“炖牛肉”啊。您知道这事儿最操蛋的是在什么地方吗?

那就是,这些东西居然会没有专业的民俗学者、语言学学者来把这个东西说清楚。 写“二十六、炖牛肉”的作者还在世、唱这支歌的歌手演员都在,您看可有调查记者去写专门的报道吗? 我们这儿一堆人,抱着搜索引擎费劲巴拉地四处检索,恐怕在专门的学者那里连一下午的功夫都用不了。最起码我也是这个礼拜才知道,我国民间歌谣、民俗学是从五四时期就开始起步了,1928年就有收录“小孩小孩你别馋”这类歌谣的专著出版。 什么“炖羊肉”啊、“就宰猪”啊,那个时候就有搜集。 更别说1995年前后,大规模出版的省市出版大部头的《中国歌谣集成》这类的专门丛书,这甚至是政府的行政任务,每本书后面都附有采集者、口述者详细的名字年龄地址民族学历甚至是小传。 您说这些事情是说不清楚的吗? 怎么可能?我们是十五国风的后人,什么时候这些事情成了说不得的事情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些事情就没有人出来说、出来讲? 是学问不够吗?是人才不多吗? 我问了俩问题,几乎邀请了知乎里所有的“民俗学”标签的人来回答,可是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