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忙年歌”之一:传统?还是作伪?

 

我找了这个北京童谣的一个版本: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个童谣的版本很多,每个日子做的事可能不太一样,最近两年最出名的是“二十六、炖牛肉”这句。

我检索了一些出版物里这个童谣的各地的版本,我把这类歌谣叫“忙年歌”、或者叫“备年谣”也行。

我的理解,这是在唱小年祭灶之后的掸尘、杀年猪、风腊、备年货、忙年的这一民俗现象。

这一点在很多书籍里都讲过,比如: 20190110_153253_036

20190110_153258_037

20190110_153304_038

20190110_153308_039

20190110_153313_040

20190110_153318_041

所谓过年,是指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而这首儿歌就是按日子历数每天该做的事情。

这首民谣分很多种,有的是直接上来就是唱“二十三、糖瓜粘”,有的是有个帽子“小孩小孩你别馋”,有的是从二十三开始就每一天做一种食物,有的还根本不唱食物制作的。

比如这两首,就没有食物制作。

20190110_153324_042

20190110_153330_043

还有的干脆就不唱每一天的民俗活动,只唱那个“帽子”: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比如这一首:

20190110_153334_044

而这些不数日子的歌谣,基本上可以认作是在讲述“杀年猪”这一民俗。

有趣的是,那些有“帽子”的版本里直接唱“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的版本还真不多:

20190110_153339_045

20190110_153345_046

那么这个演出版本这究竟是两首民谣的融合版本,还是一首民谣被拆分成两首歌谣呢?

就像下面这个例子里,这根本就是两首民谣,一个是讲杀年猪、另一个是讲备年。

这是一个有趣的民俗课题,这个疑问得是专业的学者才能解答的了。

20190110_153402_047

这样,我就把我检索到的资料给大家分类展示一下,这里面有唱杀猪的、有唱宰羊的、当然也有买牛的。

唯独没找到“二十六、炖牛肉”的版本。

我现在很好奇,“二十六、炖牛肉”的唱法,究竟起源自哪里?何时何地何因要这么唱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15907/answer/14369885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15907/answer/14377405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15907/answer/143743106

20190110_153406_048

http://tv.cntv.cn/video/C13398/6a607b05a6874b117504b5a9569cb62d

至于说这个版本里,冯巩是抓了牛群一个“现挂”,可以说是有可能,但是也未必能说的过去。

这是牛群冯巩的互动:

20190110_153411_049

20190110_153416_050

有趣的是,这首歌的开头是这么唱的,而中间是这么唱的:

20190110_153420_051

20190110_153425_052

20190110_153429_053

20190110_153434_054

这个节目里有赵本山、赵丽蓉、冯巩、潘长江、牛群,说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也对传统艺术各有传承。

而且这个节目的作词这王和平先生也有人对他提出了疑问。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69368697912394&mod=zwenzhang?comment=1

20190110_153439_055

我不知道这位作者究竟是基于什么传统写出了“二十六、炖牛肉”?

这些艺术家究竟是基于什么传统唱出了“二十六、炖牛肉”?